索书号:B821 馆藏地:犀浦校区三楼书库
著名伦理学家、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邀你一起对话和寻求智慧:生死之事实、人性之可能与限度、人际之好恶、人与外物之关联、美德的培养、人生理想和幸福的多种途径,于幽微洞察中探讨生命的空间与活法。
本书文字温润、雅致、真切,饶有意味,融见识、故事与哲理为一体,兼具历史的深度和思想的锐度。
索书号:C52 馆藏地:犀浦校区三楼书库
本书分上下两篇, 上篇脱胎于在投资界口耳相传的“现代化十六讲”, 作者提出了人类社会从1.0文明到3.0文明演化的思想, 讨论了现代化的诞生、本质与铁律 ; 下篇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来的重要演讲、思考与书评, 其中包括作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、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等的几次著名演讲, 除了涉及价值投资的观念、方法与实践外, 作者还对人类与人性、时代与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思考。
索书号:D920.5 馆藏地:犀浦校区三楼书库
《法治的细节》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新作的法学随笔,面向大众读者,从热点案件解读、法学理念科普、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,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。内容包括辛普森案、电车难题、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,或N号房、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,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,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,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。
此外,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,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,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,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,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,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。
索书号:I253.1 馆藏地:犀浦校区三楼书库
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弘扬“红船精神”,传承初心使命,谱写时代篇章,本书围绕嘉兴南湖红船,通过生动情节和典型细节描写,结合宏观与微观的叙事,由点及面,从历史讲到今天,立体地展现党的先进性之源——“红船精神”。全书40万字,分上、下两卷。上卷《红船劈波行》,写历史,讲述了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、“南陈北李”相约建党,以及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和嘉兴南湖召开的经过,完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难历程。下卷《精神照人心》,写现实,完整、系统、立体地讲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三代馆舍的建立、南湖革命纪念船“红船”的仿制,以及浙江人民弘扬“红船精神”的感人事迹。
索书号:I267.1 馆藏地:犀浦校区三楼书库
本书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,走向细节,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,讲述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。内容涉及开罗会议、德黑兰会议、美墨战争、石油大战那些看似团结一致的会议;邓稼先、陈嘉庚、余纯顺那些不曾屈服于时代和环境的人们等。
索书号:K825.5 馆藏地:犀浦校区二楼书库
本书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回忆录,以时间为顺序,分四个篇章讲述许渊冲在家乡江西南昌的读书生活、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学习岁月、在法国巴黎的留学往事以及回国之后的翻译工作情况。重点记录了作者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的学术与人生经历,追缅了冯友兰、陈寅恪、闻一多、吴宓、朱自清、叶公超、钱锺书、卞之琳等名师大家风采,书写了杨振宁、朱光亚、何兆武那一带联大人的家国理想与激扬青春。
《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》/(日) 上野千鹤子 著 任佳韫, 魏金美译
索书号:R48 馆藏地:犀浦校区二楼书库
本书是作者通过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和思考, 得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规划方案, 其针对的是希望临终前能有完善规划的人, 同时也写给那些想要让家人走得安稳的子女们。作者在分析了老后居家看护医疗状况以及多位临终者的实际案例后, 主张即使没有亲友, 或是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, 也能选择一个人居家养老临终, 有尊严并安心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。本书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一个人居家养老, 是一本实用的晚年居家养老规划书, 对于同日本一样越来越为老龄化问题所困扰的中国来说, 这是一部直击社会痛点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设性作品, 对于政府规划层面, 也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。
索书号:R32-49 馆藏地:犀浦校区二楼书库
本书用幽默风趣、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关于细胞、血液、脑、肺、心脏、身体里的菌、皮肤和毛发等等知识,能够让读者了解身体是如何运作的,了解身体结构是多么奇妙,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。
/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著
索书号:V1-49 馆藏地:犀浦校区二楼书库
本书讲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全部过程:从“嫦娥一号”到“嫦娥四号”,从月球车工作原理、地外天体遥操作技术到驾驶员的修炼过程,从“鹊桥”中继星的发射定点到月球背面着陆点选择,从一波三折的降落过程到“南征北战”一次次月面涉险探测。一项国JIA级的伟大工程正逐步在我们眼前展开,壮观的月球景观、月球车的神秘冒险之旅、震惊世界的科学发现将由近百张高清图片一一见证。
索书号:TU-092 馆藏地:犀浦校区二楼书库
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建筑的入门书, 然而这本书不只是讲中国的木建筑, 更是讲中国的文化, 中国的艺术。作者从“家”开始, 第一章“起家”, 述说中国人将“家”与自然共处一室, 把读者带入中国木建筑的大门。接着是伐木、文字 、高台、标准、结构……空间、四合院 、风水略述、园林、装饰等篇章, 没有教科书的刻板, 而是借着建筑与中外文化甚至中国古典诗词之间的联系, 将中国木建筑的文化娓娓道来。该书深入浅出, 行文流畅有趣味, 图文并茂, 可读性很高。